灾后社会救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更新日期:2018-06-22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浏览次数:242
核心提示:摘要:在世界各国的灾害救助中,社会组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水平是决定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成败的关键。然而,传统关于灾害救

摘要:在世界各国的灾害救助中,社会组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水平是决定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成败的关键。然而,传统关于灾害救助组织的人力资源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背景下的讨论,缺乏对于中国本土情景的探讨。本研究基于我国5.12汶川地震后灾区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结合能力建设的理论视角,对灾后社会救助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指标体系进行概括,并对人力资源提升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社会组织;灾害救助;支持性环境

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频发,如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世界各国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的有力补充,在灾后救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5.12地震后,各类社会组织迅速开展行动,积极投身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在灾后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组织工作者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他们也面临许多困境,这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们在灾害救助中的服务效果以及个人发展。国内现有研究缺乏针对灾后社会救助组织人力资源培育的探讨,国际上相关文献较为丰富,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参考。本研究在借鉴国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灾后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探讨如何培育社会组织人力资源,建设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能力,提升社会组织在灾后救助中的服务效果。
一、社会组织人力资源培育与灾害救助
国内关于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研究,主要集中于政策和制度层面的改革,以政府或行业管理者作为主体,从组织外部加强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源培育。如唐代盛等提出,从宏观制度策略上加强长短期制度供给、中观制度策略上要关注行业自律和治理结构、微观制度策略上要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平稳运行的制度性激励问题,以契合社会组织公益性人力资源的性质和特征(唐代盛,李敏,边慧敏,2015)。窦泽秀等指出,从政府规划和政策上,营造社会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扩大人力资源供给渠道,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窦泽秀,李晓箐,2015)。但是现有研究对于如何通过微观组织和个人层面(organizational supports and self-care strategies )进行人力资源培育的研究甚少。特别是,灾后救助组织人力资源培育的相关研究缺乏,对于灾后救助人员面临的特殊困境缺乏关注和应对方案。此外,部分研究重点探讨社会组织工作者在灾害救助中的角色和工作任务,提出工作者在灾害救助中应该承担需求评估、资源链接、心理辅导、社会融合等方面的工作(张云英,谢倩,2008)。然而,此类研究难免受到“宣扬工作者全能论”的质疑,毕竟社会组织工作者不是万能的,也会面临诸多局限性(Pei et al., 2009)。
作者:马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