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合格的农村饮用水是反映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保证村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1]。为加快农村改水进程,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及时掌握隆昌县农村饮水卫生状况,为政府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 五”规划》的有关要求,2011年县环境监测站会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隆昌县已投入使用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卫生情况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全县已投入使用的3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集中式饮水供水系统)。
1.2 监测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2],分别于2011年枯水期(3月及11月)、丰水期(8月)对监测点的水样进行采集、保存及检测,采集水样为出厂水和末梢水,各采集1份。
1.3 评价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3]进行评价。检测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铁、锰、砷、氟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氮、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氨氮、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其中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该水样不合格。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统计检验用Pearson χ2检验,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软件用SPSS 15.0 for Windows。
2 结果
2011年全年共采集水样216份,其中合格93份,总体合格率43.06%,见表1~2。
表1 2011年隆昌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情况
组 别 |
份数 |
合格 |
不合格 |
合格率 |
丰水期 枯水期 出厂水 末梢水 |
72 144 108 108 |
24 69 54 39 |
48 75 54 69 |
33.33% 47.92% 50.00% 36.11% |
由表1可知,枯水期的合格率为47.92%,与丰水期的33.33%比较χ2=4.164,P=0.041,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枯水期的水质优于丰水期。另外,出厂水的合格率与末梢水的合格率比较,χ2=4.249,P=0.039,显示出厂水的水质优于末梢水。
表2 2011年隆昌县农村饮用水不同指标合格情况
组 别 |
份数 |
合格 |
不合格 |
合格率 |
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 毒理学指标 细菌学指标 |
216 216 216 |
213 184 101 |
3 32 115 |
98.61% 85.19% 46.76% |
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全年采集的216份水样中,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中仅有3份不合格,合格率达98.61%,毒理学指标也有较高的合格率,为85.19%,但细菌学指标的合格率较低,仅为46.76%。经多个样本率的卡方检验,χ2= 175.87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造成2011年隆昌县农村饮用水合格率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所致。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四川省农饮工程的建设,隆昌县农村饮用水的水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其他经济发达的县份相比仍然较低。此次监测表明,2011年全县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合格率仅为43.06%,广大农村地区饮水卫生状况仍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污染因素多,且水质容易受污染,提示全县农村饮用不安全水的危险性较大。因此加强饮用水管理是今后农村饮水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不同检测指标类型进行分析表明,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及毒理学指标合格率水平分别为98.61%和85.19%,说明隆昌县农村供水水质化学性风险处于较低水平。需要重视的是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水平较低,尤其以总大肠菌群指标合格率水平最低,故可以认为总大肠菌群污染可能是隆昌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4]。这是可能因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多以泉水、江河、溪水为主要水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浅井为水源,取水建筑物没有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容易受到生活和农业垃圾污染。现场走访发现,部分农饮工程选址不当,水源周围5米范围内有垃圾、菜地、农田甚至粪池;有的蓄水池设计不合理;还有相当一部分浅井、深井、蓄水池均为露天敞开无盖防护, 更没有密封加锁,这些都可导致农村饮用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农饮工程中的建管分离也是导致供水合格率偏低的一大原因[5]。工程建设前水源选择、 选址及水处理工艺等不做卫生学评价,将导致一些工程建成后不能满足卫生学要求。此外工程一旦建成交付使用,国家拨付的资金使用完毕,水厂承包方就需要靠供水盈利来维持工程运转,承包方往往无财力来增添后续水处理设备及水厂日常管理等,也将会影响供水的合格率。
另外农村水厂缺乏规范的管理,水质监测制度不健全,饮水安全工程中缺少水质检测要求,大多数饮水安全工程无水质检测实验室,饮用水处理方式落后,基本没有采取消毒措施,也未设置专人负责定期消毒,只把源水通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后就直接饮用,从而导致微生物指标超标严重,很难保证农村饮用水的水质达标。
建议:(1)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供水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供水单位加强对水厂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环保和卫生部门加强取水环境监督和卫生知识培训,确保饮水卫生制度的全面落实。(2)合理选择水源,加强对现有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防护,各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划定水源保护区,完善水源保护设施,加强对水源地周边村民的宣传教育,在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时,政府有关部门应通知环保部门及时介入新建工程的选址及建设审查工作。(3)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长效监测机制,扩大水质监测覆盖面,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4)对水质监测中发现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微生物学等超标的饮用水,环境保护部门应进一步查找污染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