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研究是从“人”的“实践本质”和“社会本质”出 发,通过把“完整的人”和“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来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进行的考察。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 直击资本主义要害,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成为整个人学思想的逻辑研究起点。 “异化”理论以及后来的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学说、唯物实践观都是为批判、 资本主义,实现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而服务的。马克思的人学研究思想为我们研 究现实世界人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借鉴。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被认为是 “第四次工业革命”,可以断定其发展会为人类从异化劳动中解放提供决定性的 生产力。而“人”真正从异化劳动中彻底解放,实现全面发展,则还需一个过渡 期。其间,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产生的“停滞过剩人口”是向自由人过渡的产 物、新生就业岗位将逐渐围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出现。同时,这一过程可 能会伴随“绝对贫困”、资本主义社会动荡、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等的发生,这 是历史在追逐“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关键词:异化劳动、人工智能、人的全面发展、相对过剩人口
当前,人工智能在全球兴起和蔓延,一些国家基于人工智能纷纷制定不同版 本的发展战略规划,例如,德国的工业 4.0、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人工 智能是使智能机器和计算机程序能够以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方式学习和解决问 题的科学和工程。它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基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人生产; 其次,基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生产。纵观前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与使 用、电力的发明与应用、信息为主导的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以发现每一次技 术革新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都表现在新技术在消灭旧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也 会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是一个就业岗位的“新陈代谢”过程。 在人工智能条件下,当整个产业链实现机器化、自动化、智能化之后,劳动力市 场是否还会存在这样的“新陈代谢”?它对未来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会产 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借助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及相关人学思想对这一问题 展开探讨。
作者:张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