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的教师道德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包含许多种文化形态,但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儒家文化,它体现着后喻型文化的特征。在这种特征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一套“师授学承”的教学模式,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权威。除此之外,教师也被赋予了绝对的道德权威,即所谓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道德权威在给予教师一定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道德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4]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提到:教师不仅应该作为伦理先知给学生“传道 、授业 、解惑”,更应该作为“品德高尚、向善向美”的楷模先知树立典范。[5]在该文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教师往往以“道德楷模”的形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