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绍了有染毒物存在的纳米粒子对生物体造成的总体毒性。表述了纳米粒子、染毒物进入生物体后两者作用于生物体的毒理性质,也介绍了实验研究内容,对之后的实验进行了展望。希望对以后类似的研究能有所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染毒物 纳米毒理学 共存
1引言
纳米粒子是指粒径在1-100nm之间的粒子。自1984年德国物理学家格莱特(Grant)首次制得纳米粒子,至今已过33年。随着纳米现象的发现,有关纳米粒子各种特殊的效应如量子尺度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为世人所知,纳米粒子随后也从实验室进入了生活,在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大量存在于环境的纳米粒子,其自身毒性很多已被报道,而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能[1],使表面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会不断吸附周围环境里的其他物质。考虑到纳米粒子大概率存在的场所(如城市上空、施工地面、污水厂、河流湖泊等),其与周边染毒物质可能发生的作用是否就会发生毒性放大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专门研究纳米粒子与染毒物作用对生物产生毒害的实验目前还未见大量报道。
本文尽可能收集目前已有的论文信息,从总体毒性、毒理分析和实验方法三方面归纳汇总了该研究方向当前的成果,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2正文
2.1总体毒性
环境中的染毒物包括:重金属及其氧化产物如 Cu2+、Cr2O72-、As(v)和Ce(IV)等;抗生素如四环素、磺胺等;致癌物如苯并芘(B(α)P)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早有大量文献支持,人们也知道其危害;关于新兴的纳米粒子污染被提出后,也有很多实验成果出版,并且相关综述不断;考虑到纳米粒子本身具有的巨大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及表面活性,会不可避免的与环境周围有害物质作用,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的焦点在于纳米粒子与染毒物共存是否会导致毒性的变化,即毒性到底是增强或者减弱。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粒子与常见纳米粒子之间对人健康和水生环境的作用,实验对象主要是各种器官细胞和水生昆虫如水蚤。2007年Limbach and Wick等[2]作为第一批研究纳米粒子与其他有害分子共存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学者,在Environ. Sci. Technol.上发表了《工程纳米粒子对人上皮细胞的暴露:氧化应激中化学组成与催化活性的影响》,认为纳米粒子与染毒物共存增强毒性。
作者:唐光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