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泛娱乐化”背景下“95后”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更新日期:2018-07-06     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57
核心提示:摘要:泛娱乐化是大众传媒以乐为标杆,一味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低俗化与浅薄化的一种现实倾向。该倾向使95后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

摘要:“泛娱乐化”是大众传媒以“乐”为标杆,一味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低俗化与浅薄化的一种现实倾向。该倾向使“95后”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不能做到有效认同,主要表现为价值认同确立过程中价值认知过程中的价值焦虑与价值迷失,价值选择过程中价值坚守与价值解构的矛盾和价值确立过程中价值底线与价值层次不足三个方面。为解决“95后”大学生价值认同的现实困境,本文针对性地从“95后”大学生价值认知、价值选择、价值实现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助力“95后”大学生价值认同的积极养成。
关键词:“95后”大学生;价值认同;泛娱乐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第一次点评了‘95后’大学生群体,他强调:“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 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成长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的“95后”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基础,较“80后”而言,他们拥有更强的主体意识与先进的价值观念。然而,“泛娱乐化”下各种价值观念的怯魅,“95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缺乏对现实社会的真正体察,并未形成稳定且理性的价值认同体系,在接受各种娱乐信息的同时无法作出理性思考,在自身价值认同确立过程中面临种种困境。
一、“泛娱乐化”与“95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泛娱乐化”下娱乐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纷繁多样,娱乐化的愈演愈烈使得大众传媒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娱乐在满足了人民大众追求快乐与释放压力的基本心理需要的同时渐渐超越了传统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忽视了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在“泛娱乐化”倾向下,“95后”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趋向浅薄,无法接受并长期坚持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自身价值观呈现独特的特点。
(一)“泛娱乐化”的内涵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最早提出“泛娱乐化”的概念,他写道:“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泛”是指不切实际的,肤浅的,所谓“泛娱乐化”就是指大众传媒以“乐”为标杆,一味追求满足大众感官的娱乐的需求,把文化表现的内容和形式过度娱乐化,忽视娱乐自身的发展价值和大众文化发展的内在诉求,使娱乐和文化的发展日益庸俗化和浅薄化。
作者: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