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产后缺乳;痰湿
产后缺乳多指产后乳汁分泌甚少或全无,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半月内。中医又称为“产后乳汁不行”、“无乳”、“乳难”等。其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临床多从气血虚弱、肝郁气滞分型论治。万华教授治疗乳腺疾病30余年,认为本病临证时常可见痰浊壅阻型,其治疗也以化痰法为主,若一味地补益通络,则收效甚微。因此本文从痰论治产后缺乳,以期对临床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1 病因病机
在产后缺乳的发病机制中不外虚实两端,即乳汁化源不足和乳汁运行不畅两方面,而痰在产后缺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是由水液内停而凝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痰浊停阻于脏腑之间,或见于某些局部,或流窜全身,可导致诸多症状和病证,故有“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等说法。乳汁乃气血所化,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痰浊中阻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也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因此影响气血的生化导致乳汁减少。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平素恣食膏粱厚味,加上产前盲目进补;孕期好逸少动,过于食补;或产后哺乳心切,过食鱼、肉、蛋等膏粱厚味滋腻之品,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化生为气血,反变湿浊成痰,中焦受阻气机升降失常,壅阻于乳络之间,乳汁不行而致缺乳。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指出“肥胖妇人痰气壅盛乳滞不来”,既指出了本证的病因是由肥胖痰盛所致,又说明乳汁不行是痰湿壅阻气机的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有关缺乳的理论。
若产后忧思过度,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肝失调达,气机郁滞,升降运动受阻,水液停蓄为痰;痰瘀同源,同类互生,产后多瘀,血瘀内阻,久必生痰;产后易虚,虚可生痰,痰之起,源于脾肾,而脾虚生痰最常见,脾虚则津液不布,痰浊中阻,导致乳少。因此,不论何种病机引起的产后缺乳,皆不可忽视痰在其病理环节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