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NARE蛋白简介
最初,在蛋白质膜间运输的过程中,NSF(N-ethylmaleimide-Sensitive Factor, 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和SNAPs (Soluble NSF Attachment Proteins, 可溶性 NSF附着蛋白) 作为两种必不可少的蛋白被发现。其后,囊泡及细胞膜上的多种受体蛋白(SNAPs Receptors)也相继被发现。1993年,Sollner等【1,2】首次将这类SNAPs受体蛋白统称为SNARE蛋白,并根据其位置分为位于囊泡膜上的v-SNAREs(vesicle-SNAREs),主要包括VAMPs,以及位于靶膜上的t-SNAREs(target-SNAREs),主要包括STX和SNAP25。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NARE假说,即膜融合是通过v-SNAREs与t-SNAREs的特异性识别、结合来实现的。1998年,Sutton【3】等发现了由VAMP2、SNAP25和STX1A组装成的异三聚体SNARE复合物晶体结构。该结构揭示SNARE复合体是一个α螺旋的四螺旋束,位于中心的是一高度保守的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侧链离子层,由精氨酸和三个谷氨酰胺残基组成。基于这一特征,Fasshauer【4】等根据SNARE蛋白对离子层的贡献,对SNARE蛋白进行了重新分类,即R-SNAREs为该离子层提供精氨酸(R),Q-SNAREs提供互补谷氨酰胺(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