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因水之流”按照河水的流向进行疏导
更新日期:2022-02-24     浏览次数:128
核心提示:二、方兴未艾:疏在鲧治水失败后,其子大禹在吸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率部下平治洪水、划分九州,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

二、方兴未艾:“疏”

在鲧治水失败后,其子大禹在吸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率部下平治洪水、划分九州,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这样大规模的治水与鲧堵截的方式截然不同,禹深入到各个部落虚心求教了解情况,意识到丘陵、山川等不同地势对于洪水的抵抗能力有所不同,他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不单采用堵截的方式,而是“因水之流”按照河水的流向进行疏导,把河水顺着西高东低的地形,导流到东面的大海中去,既除去了水流的障碍,又修建堤坝,采取分流入海的策略,“决江、浚河,东注之海,阅水之流也”,这才平息了水患,此时人们对于治黄的认识已经从“堵”到“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