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深受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和斯宾塞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他总是不断地探索人的本性和生存价值,其作品《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和巅峰之作,体现出他悲观的人性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各具特色,他们受环境压力和欲望驱使,在物质和精神的矛盾中苦苦挣扎,在道德的边缘彷徨,遵循弱肉强食的自然界规律而生存在现代竞争的社会中。
一、嘉莉的“自我表现性”
自我表现是人们发挥潜能,增进自信的一种形式,也是促进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自我表现的概念是美国的人类学家欧文·戈夫曼于1959年提出的, 主要指试图控制他人形成的关于自己印象的过程[1]。
嘉莉妹妹从农村来到芝加哥再到纽约百老汇的过程是她自我表现成功的过程。嘉莉妹妹在去往芝加哥的火车上结识了德鲁埃,他的衣着和殷勤彻底征服了她,她不再那么拘谨、紧张,允许这个陌生男人在她耳边窃窃私语,还处处逢迎着他的问话。嘉莉这种积极自我表现的逢迎策略给德鲁埃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以至于想和她继续交往下去。逢迎是最为常用的自我表现技术,它是用一定的策略性行为(抬高别人、遵从别人观点等)来影响别人,以增加自己个人品质的吸引力,使自己看起来令人喜欢。其后在与德鲁埃交往过程中,嘉莉谈吐非常文雅,可她的行为却暴露了她软弱的人性——强烈的享乐本能,对物的欲望,对性的欲望等。嘉莉感觉到他的爱慕之情,“她的目光不时与他目光相碰。”表面上说打算要回农村老家,可声音发颤;当德鲁埃提出给她买衣服时,“她嘴唇抖了几下”,最终,嘉莉很难经受住物质的诱惑,在去留之间选择了后者。嘉莉保护性自我表现很强,与德鲁埃同居后,便很快地学会了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更加学会了年轻而端庄的女子应有的所有谈吐举止,她时常留意德鲁埃所喜欢的女孩子的发型和步态,然后加以模仿以迎合他的品味[2]。在与德鲁埃交往过程中,嘉莉认识了德鲁埃的朋友汉南酒店经理赫斯特伍德。年轻漂亮的她在交往过程中表现的非常自信,有自己的想法。嘉莉在演出结束后,“趁德鲁埃正在上车的当儿,情不自禁地轻轻捏了赫斯特伍德的手”,以至于“赫斯特伍德顿时神魂颠倒,只要能同她单独相处,他情愿卖掉自己的灵魂。”她心里明白,和他交往是不道德的,要遭受良心谴责的。给赫斯特伍德信里写道,“我好像越来越坏了。我知道,我这样做是不对的”。在此,嘉莉采用了自我表现中的显示策略,她想使自己在赫斯特伍德看来很高尚。在使用这种策略时,嘉莉既可能在总体上抬高自己,也可能在某些特殊的方面抬高自己。
在赫斯特伍德贫困潦倒时,嘉莉为了生计,不顾赫斯特伍德的反对而去演戏。虽然困难重重,但嘉莉擅于模仿的天赋使她得到了一个合唱团的位置,尽管是一个小角色的皱眉动作,却能博得满堂喝彩,这体现了她超乎寻常的自我表现能力。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作自我表现。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经常有意识地去按照一定的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一个自己所期望的印象,并借此达到某一预定的目的。嘉莉在不断升迁的过程中体现了自我表现的力量,实现了她的自我价值。
二、赫斯特伍德的“自我陶醉性”
赫斯特伍德是一个有自我陶醉倾向的典型人物代表。前半生,他很富有而且受人尊敬,算得上是美国成功的中产阶级代表人物。但他沉迷于物质享受和女色,蓄谋已久地俘虏了美女嘉莉的心,过上了一种包养情妇的崭新生活。他盲目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以为能处理好妻子与情人、事业与娱乐的关系,可是事与愿违,他落到四面楚歌的境地,最终被迫和嘉莉潜逃到加拿大,后私奔到纽约。虽然赫斯特伍德经受着这一巨变, 失去了芝加哥的经济支柱,但他还是自我陶醉在过去的精彩生活中,回忆和幻想着过去的辉煌来打发岁月。
一开始赫斯特伍德在纽约投资做酒店生意,他发现很难和纽约居民交朋友,他们时间紧迫,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并不寻求友情的乐趣。他找不到在芝加哥闲聊调侃的乐趣,只能被动地接受目前的状况,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他慢慢地,极其缓慢地不想招呼、迎合和款待到沃伦酒店里来的顾客了。”[3]他“本身并不善于推理或反省,也就不能分析他的精神乃至身体上正在发生的变化,但是他已经感觉到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压抑。不断地将他过去的处境和现在的处境相对比,于是产生了一种终日忧郁或者至少是消沉的心态。”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性格影响了他的生理的变化:目光不再轻快、敏锐;他的脚步不再像从前那样敏捷、坚实。这种身体状况直接影响了他的生意营业额的下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合伙人抛弃了他。
赫斯特伍德适应不了变化后的环境,忘不了自己曾是个酒吧经理的角色,他始终不愿出卖苦力做酒吧服务生。他不能调和过去和现状之间的差距,同样表现在服饰和花销上,这些加快了赫斯特伍德的衰败。“他衣着入时地去找工作,但这妨碍了他的寻找机会。”在他生命的尽头,当他穿着廉价的泛着尘土的外套和不合身的裤子时,他的服饰和他的处境才统一起来。同样地,赫斯特伍德在花销方面从不节制,在他衰败的每一个阶段,他试着通过买少一些肉,住小一点公寓,延缓负债偿还来节约开销。和嘉莉在纽约安顿后,他买的第一样东西是刻有G·W·威勒的名字的小盘子,在蒙特利尔填旅馆登记簿时,他填的也是G·W·蒙多克和妻子,他不能够忍受忽略他的姓氏。所有这一切表明他并没有阻止自己的衰败,还是像过去的赫斯特伍德一样处世行人。
赫斯特伍德的悲剧在于他终日沉浸于幻想之中,不能接受既成事实,又不能理性地把握自己,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堕落和死亡。《嘉莉妹妹》中的赫斯特伍德属于亚里士多德理想的悲剧人物,即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但是他的遭殃并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
三、德鲁埃的“自我中心性”
所谓自我中心行为,在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看来,是指某些主、客观相互作用方面缺乏的鉴别能力。其实质上是一种在行为或观念上完全以个人为主而不考虑他人的倾向,表现为不良的个性特征,譬如自私、任性、霸道、自满等倾向。德鲁埃在自我中心方面主要表现为自私、霸道。
来自资本主义中层社会的德鲁埃在火车上邂逅了嘉莉,并在嘉莉失业后再一次与她相遇,于是他带她吃饭,给嘉莉20美元买衣服,并且让嘉莉离开姐姐家重新租房独自居住。德莱塞在小说的开头就为嘉莉设计了两种命运结果:“当一个十八岁的女孩远离家门时,往往会有两种结局,或是碰到相助的人使她的生活好起来,或是接触形形色色的道德观念,然后变得堕落。”德鲁埃对嘉莉而言就像一根救命稻草,一步步的把她引入上层社会的生活。他似乎是个热情的好心人,但是德鲁埃对嘉莉的大献殷勤并不是出于一个富人对穷人的无怨无悔的帮助,而是有着自私的动机。他就像所有资产阶级一样,有着腐朽的生活意识。他贪婪嘉莉的美貌,他对女人的心思了如指掌,尤其是像嘉莉那般对物质有着强烈欲望的女人更是如此[4]。
如果说嘉莉对物充满欲望,赫斯特伍德对权力的欲望,那么德鲁埃则是对性充满欲望,把对漂亮女性的征服看成是自己力量的表现[5]。他每次出差,见到漂亮的女人后,就被她们吸引而不能自拔。大多数情况,他被自己那与生俱来的欲望牵引着,扮起了追逐女人的老角色。理所当然地,自私的他需要嘉莉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好像他每天需要吃一顿丰盛的早餐一样。另外,征服嘉莉则意味着他的胜利,显示了他的魅力。所以,当嘉莉最终住进了德鲁埃租的房子里后,他激动万分,特意请赫斯特伍德来到家里以炫耀自己的能力。德鲁埃一切行为以个人得失为准绳,他与嘉莉的关系,是不含道德成分和感情色彩的组合,只是炫耀自己能力的需要。而且他对于自己所抛弃的女人从来就没有丝毫的愧疚感。英国学者萨克雷先生在《名利场》中这样形容自私自利的危害:“在一切使人格堕落的不道德的行为之中,自私是最可恨的、最可耻的。私心者,可以灭公,可以灭天理,因而使人粗俗,使人卑鄙,使人缺乏同情心,使人充满物欲,使人道德低下。”最终,嘉莉抛弃了这个自私的人。
结语
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之所以成为万人传诵的经典作品,主要在于他对人性描写的深入浅出和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披露。德莱赛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和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赤裸裸地向人们展现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与人之间冷冰冰的社会现实,抨击了资产阶级的丑恶嘴脸,从而奠定了这部作品在美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2):309.
[2]王刚华.嘉莉妹妹的欲望和驱动力[J].外国文学研究,2002(3):91-92.
[3]德莱塞着.嘉莉妹妹[M].潘庆舲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蔡嘉.《嘉莉妹妹》——折射美国社会的镜子[J].科技信息,2006(3): 72.
[5]周海燕. 无尽的欲望悲剧的结果——《嘉莉妹妹》人物关系透析[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