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首次将“脉”分为“经脉”与“络脉”,是最早记录“络脉”的古籍,书中论述了其“运行气血、渗濡灌注、沟通表里、贯通营卫”的生理功能以及“易滞易瘀”的病理特点。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表明“不通”是络脉病变的核心,创造性提出“络病证治”的辩证论治方法,提倡运用虫类药物取其走窜之性治疗络脉病变。[]叶天士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观点,他认为外邪侵入人体需经历“由经入络、由气入血,由功能性病变转变为器质性病变”的演变过程。[]并提出了“络以通为用”的理论,完善了络病的病机及治法,为后世研究络病提供了较为完善理论基础。
随着近代医家对络病理论的不断深入学习探讨,越来越多的人对络病理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吴以岭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络虚不荣、络病瘀阻、络病绌急”三大病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由此确立了近代较为完善的证治体系。[]仝小林教授认为络病的发病过程分为气分先病,进而气血同病,最终发为血病,主要经过“络滞、络瘀、络闭、络损”这四个过程,提出“通络”是治疗的关键。[]雷燕教授以“滞、虚、毒、伤”四个字概括络脉病变,分别对应“络脉瘀滞、络脉空虚、络毒蕴结、络脉损伤”四种发病机理。[]由此得出,“不通”是导致络脉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