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以柔润之剂通降阳明的养胃阴方法
更新日期:2022-03-11     浏览次数:165
核心提示:一、忌刚用柔法渊源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若误以脾病为胃病,误以胃病为脾病,均影响疗效和转归,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治脾治胃泾渭分明[1]。脾胃之脏腑

一、“忌刚用柔”法渊源

    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若误以脾病为胃病,误以胃病为脾病,均影响疗效和转归,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治脾治胃泾渭分明[1]。脾胃之脏腑阴阳属性决定了脾胃生理特点的差异,即“纳食主胃,运食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根据“太阴湿土,得阳则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阐明“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的特点,据此创立了以柔润之剂通降阳明的养胃阴方法。 

胃阴亏虚是叶天士对于胃痛病机的一个重要贡献[2]。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叶氏体会到:温病后期恢复阶段,某些久患胃病的人或其他慢性消耗疾病后期等,往往因胃阴被耗,津液虚少,不能濡润胃腑,融化水谷,而致胃的受纳、腐熟失常,胃气通降不利,反映了胃阴虚的一系列症状。此时若给予辛香醒脾健胃之剂,不但胃纳少症状不能改善,而且因药性燥热,反而愈益耗伤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