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化痰法的理论基础
更新日期:2022-03-14     浏览次数:120
核心提示:1.1.1阳虚体质,感病后易从寒化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和饮食结构较过去有较大改变,夜间生活丰富,喜熬夜;夏日贪凉,喜食寒凉或过用空调等制冷设备;劳动

1.1.1阳虚体质,感病后易从寒化

现代人的生活模式和饮食结构较过去有较大改变,夜间生活丰富,喜熬夜;夏日贪凉,喜食寒凉或过用空调等制冷设备;劳动模式从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形体缺乏锻炼。熬夜后阳不入阴,受寒后损耗阳气,缺少运动则卫气失于布散。一项大样本量的体质研究表明,阳虚体质在人群中的分布较10年前明显增加,在25-34岁的育龄女性中,阳虚质居所有偏颇体质首位[1]。针对孕妇的中医体质研究也表明,在所有偏颇体质中,阳虚体质居第4位,占比达6.5%[2]。《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曰:“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物盛从化,理固然也”。即体质差异决定和影响发病的倾向性,乳汁瘀结、外邪侵袭,作用于不同体质的患者,其证候的转化方向不尽相同,阳盛之体得之易从阳化热,而阳虚之体得之则易从阴化寒。故临床部分妊娠期乳腺炎患者初起即表现为皮色暗红,肤温正常,脓液色青质稀,无明显高热等典型阴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