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神明藏于脑发于心[2],但与肝、脾、肺、肾之魂、意、魄、志密切相连,用药不可偏废,当全面慎察[3]。他认为心主神明,心中阳气充足,才能精神充盈,魂魄俱全。张氏认为[4] “心藏神,神既以心为舍宇,即以心中之气血为保护,有时心中气血亏损,失其保护之职,心中神明遂觉不能自主,而怔忡之疾作焉”。张氏认为心悸病因有虚实之分,而实邪亦是从虚而来。心中气血阳气亏虚,心神则无以安定,神明不能自主,则出现心中憺憺,惊惕怔忡。同时,心气虚则全身气机混乱,心中阳气无以温煦与推动气血,气滞则痰瘀等实邪而生,实邪阻滞脉道,此为心悸发生的病因。中医治疗心悸辨证论治,张氏治疗紧扣病机,面对不同的证型、病因,又有自己独到之处。如张锡纯从喻嘉言之“胸中大气”概念得到灵感,提出“大气下陷”理论。他认为胸中积存有“胸中大气”,与五脏六腑、全身经脉息息相关。胸中大气下陷,则有气短、气喘、心悸怔仲,甚至无法呼吸,而且会有乏力、肌肉酸痛,神智昏聩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