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压缩”理论表明地理是可塑的、可变的,能为社会空间建构提供有力解释。广义的时空压缩指人们能更快跨越距离进行有效货物与信息交换[25]。高铁相比于传统运输的显著特征是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升地区可达性与连通性水平。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截止2020年底,与郑州建立“半小时经济圈”的城市有6个,“一小时经济圈”的城市有15个,可见高铁网络的覆盖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联系。一方面,时空压缩效应能加大劳动力在地理上的有效可达空间,对城市群内劳动力进行地区与产业间的再分配,改善地方就业结构,提高城市群内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另一方面,这种时空压缩能缩减运输费用,地理效率与时间节约效率的提升不仅能吸引高端技术人才,还将加速 “软信息”的传递,提高企业家“ 面对面交流”机会,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从而加速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更广范围内流动和迁移[2],缓解地区生产能力禀赋约束,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