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全面而广泛的选官制度和选才依据,对中国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它的兴衰也与中国科举时代的政治、教育、文学、社会、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2]自隋至清支撑着一朝又一朝的官僚统治,即使是改朝换代这一制度也基本不被动摇。
清代,科举依旧占据选才的主导地位,实行常科、制科与八旗科并驾齐驱的考试制度,此时八股取士发展至巅峰,读书——科考——入仕是知识分子的必经阶段和共同经历。这一时期,在基本沿袭明代旧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突出特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其一,生员资格获取更加严格,在正式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之前增加了童试,考生参加童试后才能取得正式科考的资格,参加童试者称为童生或儒生,须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应岁、试两科等第之高选者,为癝膳生员、增广生员,此外还有贡生,包括岁贡生、恩贡生、拔贡生、优贡生、副贡生这五贡,[3]3-10这仅仅是踏上仕途的起点,有对联这样描述到“县考难、府考难、院考尤难,四十二年才入泮;乡试易,会试易,殿试尤易,一十五月已登赢”,[4]21由此得见童试筑起了入仕的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