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与让电影理论哲学化的探索源于 20 世纪末,其理论最早探索者是斯坦利·卡维尔( Stanley Cavell) 和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两人有关电影哲学化的分析探索,最终由斯蒂芬·马尔霍尔( Stephen Mulhall) 真正从哲学的角度确立并提出这个命题。
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电影“过客”的阿兰·巴迪欧是较早提倡对电影进行哲学思考的学者。他认为影片呈现出一个独特的 “哲学情境”,值得哲学主动与之积极接触和互动,并且转而用集合论、力法等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方法证明电影“是对真理的感性配置”,它可以作为生产真理的 “哲学机器”,并希望以此建构一种其称之为「非美学」 (inesthtique)的艺术哲学。从20世纪50 年代末到现在,阿兰·巴迪欧发表30多篇电影文章,2010年,它们由法国学者结集出版,名为《论电影》(Cinéma)。遗憾的是,其未能像德勒兹那样系统地构建一套完善的电影理论,而他所表达的电影美学核心一直是“真理在具体影片中的呈现方式”。然而,这种表达方式产生了一些问题:首先,他要求将电影的哲学分析应用于每部电影,这使其缺乏普遍性;再者,巴迪欧还基于其“非美学”的概念全面否认了电影运动的真实性,将它描述为一种对原始运动的局部复制,一种“不纯的运动”,并认定“不纯性”是电影的一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