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外膜脂肪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
EAT沉积在心脏外膜,也可从心外膜表面扩张至心肌,与心肌直接接触[3,8]。主要分布于心脏房室沟和室间沟区域[9]。EAT来源于脏层中胚层,其线粒体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阳性,属于棕色脂肪组织,不同于皮下等其他部位脂肪[10]。EAT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包含少量间质血管细胞、炎症细胞、免疫细胞及心脏表面神经丛(ganglia plexus,GP)等其他细胞或组织[11]。
EAT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产热、代谢和保护心肌[8]。研究表明在低温和寒冷刺激下,UCP1可产生大量热能,维持心脏的温度恒定及其功能稳态[10]。当心肌周围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水平变化时,EAT可通过其FFAs摄取和分泌能力调节心肌脂肪酸代谢平衡,保护心肌[12]。此外,EAT还可分泌如白介素10、肾上腺髓质素、以及脂联素等多种脂肪细胞因子,起到扩张血管、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心脏的作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