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对新时代我国对国际性相关事务人才的需求,如何针对国际化进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法学教改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国际人才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资源,面对当前国际职员短缺的问题,国内学者也对此有着不同的见解。在人才培养上,方案大体着眼于留学交流、项目联合培养、外国语教学等方面。首先从外国语学习上看,当今世界国际通用语言分别为英语、汉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以及西班牙语,其中除汉语和阿拉伯语分属汉藏语系、闪含语系外,其余四种均属于印欧语系,各语系种族间由于其特点不同而在语言的学习上不同种语系国家的人往往学习起来难度大于同种或近似语系的国家,而在国际组织职员培养上,首先跨文化沟通交流是语言所应当具备的要求。作为汉藏语系的中国,在外国语培养上应尤为重视。语言是一种工具,而非应试教育下的一门课程,在外国语教学中重点应侧重于“工作所需”,即加大对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专业性外国语的学习。周红莉教授在对国际组织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的探索中指出“英语教学课堂上有意识地大力加强从事国际组织工作所需要的语言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政文化素养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能力”,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实践三阶段的形式,将传统外国语课程与各国文化、国际时事政治以及应用型语言交际等结合起来,以培养国际职员的综合外语水平与对外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