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地名,始见于《史记·秦本纪·六国年表》,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左庶长城南郑”。名称来源历史上有三种说法,其中“郑民南奔”说逐渐为大家所认同,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沔水》引《耆旧传》语:“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
南郑置县时间,史书无明确记载。其地在夏、夏两时属梁州,为褒国所辖。西周时,合并于雍州。进入春秋时期,褒国被庸国所灭,于是南郑又归庸国所有。秦康公十年(前611年),楚庄王联合巴、秦两国击败庸国,南郑进入此三国反复争夺时期,先入秦,后入蜀。秦厉共公二年(前475年),秦取蜀南郑,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年),秦左庶长筑南郑城,南郑地名由此而始。
秦躁公二年(前441年),南郑附蜀。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伐蜀,夺回南郑。周显王时(前368年),南郑被蜀占据。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派司马错领兵灭蜀,南郑复秦。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秦夺楚汉中地六百里与秦的南郑地区合并,置汉中郡,治南郑(今汉台区境内)南郑正式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县之一。自公元前451年秦左庶长建筑南郑城以后,历为汉中郡、道、府、县所在地,为陕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曾以南郑为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