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亲子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生态系统理论指出,家庭作为微系统之一,对个体的发展有重要影响[5]。亲子关系作为家庭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因素,能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6,7]。以往的很多研究均表明良好的亲子依恋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8, 9], 这说明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发展。以往研究大多数均关注整体的亲子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0],作为亲子关系的不同组成成分,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可能存在着差异,因而很难全面客观地揭示亲子关系和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往研究表明母亲在亲子关系中充当着子女主要养育者和依恋对象,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子女也更容易从母亲那里体验到亲密感。相反,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着理性且具有威严的角色,使得父子之间的相处方式更倾向于垂直关系下的服从[11],不利于子女从父子关系中感知到幸福感。同时,为了满足家庭生存的基本需求,父亲作为家庭经济的提供者[12],主要承担社会性抚养,其对子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远低于妻子,从而子女对父亲的依恋小于母亲,这对正值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来说,个体渴望独立而产生的情感疏离,不利于个体对父子关系亲密度的感知。已有的研究也证实子女对母亲的依恋和亲密程度都高于父亲[13,14]。另外,良好的亲子依恋,尤其是母子依恋,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8]。这暗示着初中生的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可能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有着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