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体价值:服务性与教育性统一,基础与专业并存
课后服务是指当学生的课程时间完成后,按照学生家长的意愿,由校方或社会组织人士等针对无人监护的学生所进行的课业指导、自主读书、艺体运动、兴趣小组、社区实践活动等服务。[1]“双减”政策颁布后,课后服务的责任主体就是学校,作为解决家长接送难题的一项公共服务活动,兼具教育和看护的功能,这也是学校课后服务的基础功能和本体功能。学校的特殊性造就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教学时间结束后,该校为学生进行了托管服务,由专业老师看护,有效解决了家长上下课时间和学生放学时间的时间差,让学生有处可去,确保空档时间内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在教育性上,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最大的优势就是其积累的一整套规范科学又高效的教学系统,学校的课后服务将会成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发挥育人价值,这是“国家带娃”与“社会带娃”在专业属性上的最大区别。[2]由该校所负责的课后服务,在课程与教育方面均有自己的优势,是实现学校教育均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