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精英与历史事件的研究,学者得出共识,认为对近代中国政治精英的研究不应该落入“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落后与进步”这类二分法的窠臼[6],分析历史中的政治精英是具有启发意义的[7、][8]、[9]。其次,政治精英的新陈代谢包括了一套动态性的流程:有关精英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判断谁是精英[10],因此需要界定与选拔政治精英;在教育方式上,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建议从小培养年轻士绅讲故事的能力[11];影响政治精英晋升的因素除了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社会资本,还包括工作和家庭平衡、组织的性别环境等因素[12];精英更替除了反映人事的更迭,还反映了政治发展的流变趋向[13]。最后,政治精英特性与功能方面是基于一种静态的角度,但并不与其动态方面的新陈代谢过程相分离,两方面的研究是互相交叠的,例如政治精英的选拔是基于人物是否具备政治精英的特性。李光耀认为政治精英包含了品性、动机、人格、意识等内在要素[14],教养与德行、学问、智慧、能力、政治意识等素养也是政治精英的关键素养[11]、[15]。随着社会变迁,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有学者把我国的成功归为政治精英的作用,例如政治精英是中国乡村民主发展的重要因素[16],是农村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17],村庄治理的重要主体[18]。
二、政治精英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