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文学诗词的这种认识功能
更新日期:2022-04-25     浏览次数:128
核心提示:一、真与自然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3]境界不单单是指客观自然中的景物之境界,还指人心

一、“真”与“自然”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3]境界不单单是指客观自然中的景物之境界,还指人心之中的喜怒哀乐的自然情感之境界。不管是真景物还是真情感,只要是真实的,便是有境界。故此,“境界”也即是立足于景物和情感的基础之上,围绕一个“真”字,所以“真”成了评判诗词境界的标准。周锡山也认为:“王国维论诗歌之内容,包括赤子说,最后皆围绕着真实性这个轴心旋转;真与不真是区分和衡量诗歌和一切文艺作品之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4]在周锡山眼里,王国维论诗歌一直都是围绕真实性来谈的,衡量诗歌和其他一切文艺作品的好坏都可以“真”为标准。由此可见,“真”也即是诗词境界的美学标准之一。通常而言,“真”是指景物和情感本真的存在状态,文学着力追求“真”,是因为文学能促使人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透过现象看到万物的本质。孔子就曾在《论语》中说过诗可以促使人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王国维也看到了文学诗词的这种认识功能,所以才会把“真”作为诗词境界的一项美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