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从上海开始的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3]。这个过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5年开始,上海启动实施了“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第二阶段从2010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第三阶段从2014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课程思政这个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随后2014年上海大学自创“项链教学”模式,组织思政课教师与文、史、哲、经、管理、社会、法学、思政、国际关系等学科的多位知名教授,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方略,推出10个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专题,“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的方式开设了“大国方略”课程,受到大学生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