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一次性筷子进行了二次回收,将用过的一次性筷子用于造纸行业,并对其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回收机制,使其利用率达到了97%左右。然而在中国大多数的一次性筷子用完后会随意丢弃,有些还会与厨余垃圾放在一起,从而导致回收任务进度慢、难度大,并且难以建立相对成熟的相关机制。
为此《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第二十六条提到餐饮服务行业配送服务中不能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等餐具,并且应设置相关提示标志。根据这一条例还建立了相关的处罚,即餐饮经营者以及餐饮配送服务者违反规定将由市管理综合和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以罚款,如有再犯,将增加罚款金额。
1.3 具有安全隐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三一五晚会也曾公开揭露曝光一次性筷子的满身有毒,点明了一次性筷子产品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发现有极大量有毒的食用化学品的残留,且其具体的残留量远远超过了现行国家有关的法定标准。商家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为增加一次性筷子使用时间,让它不容易生虫子,采用了工业硫黄进行熏制,为了使筷子变白,还对筷子毛胚进行蒸煮,甚至有一些商家还会使用具有强腐蚀性和漂白作用的过氧化氢进行处理。这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残留物质会对人的呼吸功能、消化功能造成伤害,并且一次性筷子不能长期存放,因为其具有一定时间的保质期,一次性筷子存放时间超过保质期后就会产生黄曲霉素,这种物质能够诱发癌症,是一类存在极高致癌危险性的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