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ram综合征致病基因主要为WFS1基因,根据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迄今记录了394个WFS1变异,该基因主要位于常染色体4p16的8号外显子(33.4kb),所编码蛋白wolframin,由890个氨基酸构成的内质网上跨膜蛋白,它的作用功能尚不明确,认为在胰岛B细胞,脑细胞,心肌细胞中高表达,主要存在于内质网,与膜运输,蛋白加工和胰岛B细胞的抑制凋亡机制有关。研究表明,CISD2基因也可引起另一种表型特征的Wolfram综合征,称为Wolfram综合征2型。其临床表型与WFS1突变的患者不同。结合目前相关研究,青少年非自身免疫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视神经萎缩是诊断Wolfram综合征的最基本诊断条件。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较典型,以Wolfram综合征的诊断的共识,包括两项主要标准或者一项主要标准+2项次要标准。主要标准:16岁以内发生的糖尿病,16岁以内发生的视神经萎缩;次要标准:尿崩症,16岁以上发生的糖尿病,16岁以上发生的视神经萎缩,感音性耳聋,神经症状(共济失调,癫痫,神经病,认知障碍),肾功能异常,WFS1/CISD2基因突变和/或WS家族史。仅有少部分患者不符合此诊断标准,因此在患者出现Wolfram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2项时需警惕有无Wolfram综合征的可能,完善基因检测后确诊wolfram综合征。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60%的患者在35岁前死亡。虽然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延迟、停止或逆转其进展,但规范的临床监测及支持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