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作品的主要受众群体为价值建构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此来弥补电影主流市场上对青少年群体主体关照的忽视,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指出:“人类在青春期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最终通向对自我价值——或者对他所谓的自我认同(egoidentity)——有所感知的阶段”,“青少年是通过‘角色扩散’(role diffusion)(例如通过认同某位‘英雄’或‘首领’的方式)来寻找自我认同(同一性)。”在2015年以后成人化创作趋向的影响下使得受众群体的基数变大,从而增加“在场缺席者”的基数群,进而将影片中所传达的伦理内核更多向度的移交不同受众。2015年以后的动画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传统IP改编后的“老瓶装新酒”故事,如《大圣》《白蛇》《姜子牙》《哪吒》等,另一类则是“新瓶装新酒”的方式来建构故事,如《大鱼海棠》《青蛇》《雄狮少年》等影片都秉承了对传统故事的舍弃,以新的故事承载全新的思想内核。但是不管以那种方式来叙事故事,均可统归为叙事“陌生化”来达到价值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