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里主要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问题,食品的安全没有保障,其食用或饮用的基本功能也无从谈起。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以食品毒理学为理论基础,主要借助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化合物的毒性反应、靶标器官和作用机制,并将结果外推到人体,这在食品安全性研究和监管上意义重大。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国家标准》,该文件中建议将《食品毒理学》课程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1]。这门课程综合性很强,与许多基础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食品中存在的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化学成分的区分和鉴定需要具备食品化学和仪器分析相关知识[2];进行毒理学实验涉及到动物医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知识[3]。知识结构跨度大、知识点多、信息点多等特点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食品毒理学》的主要内容绝非易事。以河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食品毒理学》教学安排为例,该课程设置在第五个学期,总教学时长为56个学时,其中包括24个学时的理论讲授和32个学时的实验教学。在仅仅24个课时内完成食品毒理学基础、毒代动力学、毒性作用机制等多个方面的理论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因此,优化教学方法并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提高《食品毒理学》的教学质量任务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