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本研究中的“人格”
更新日期:2022-05-23     浏览次数:122
核心提示:如何界定本研究中的人格,是讨论关公人格感通及其大众社会心态的首要前提。本文中人格的概念范畴指文化背景下的身份式人格,具有道德属性,是社会结构

如何界定本研究中的“人格”,是讨论关公人格感通及其大众社会心态的首要前提。本文中“人格”的概念范畴指文化背景下的身份式人格,具有道德属性,是社会结构与关系规则作用于个人性格、行为的写照。具体的分析诉诸于实证个案的具体诠释,从人格到心态,对应从个体人格到社会人格的社会学分析。实际上,中国人格研究中有一重要的概念——“感通”,顾名思义是建立关联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信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即“再生一体感”。社会学中讨论“感通”,是一种“拟情式”的、“投入理解式”的了解他人的处境、态度和情感的基本方式,这构成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基本方式,也构成社会学对人的行动理解的基本方式。感通的作用即是“推”,将特殊推向普遍,将私己推向公共。儒家常言的“推己及人”,是将自己与亲人感通和理解的方式用于与他人的感通与理解。实际上人格感通,不仅表现为推己及人,还能够推人及己,目的在于实现“己”与“人”之间的感通。关公成圣的神圣机制很好地诠释了“推己及人”,而关公祭拜的实践逻辑恰恰是“推人及己”。人格感通的意义生成结果之一便是家国心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