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献综述
韧性一词来源于物理学领域,1973年,加拿大理论生态学家Holling首次将其引入生态系统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为应对突发性灾难和长期环境变化的需要,韧性理论研究逐渐转向“社会韧性”,尤其是“城市韧性”这一新焦点。韧性概念也从被视为系统对初始状态的一种恢复,发展成为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为回应压力和限制条件而激发的一种变化、适应和改变的能力[]。
韧性理论框架研究经历了从单一系统的简单框架到多系统的复杂框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Bruneau[]从地震灾害损失角度提出的4R理论,该理论认为考察韧性应从Robustness、Redundancy、Rapidity and Resourcefulness四个维度入手;Cutter[]以社区的脆弱性和抗扰动能力为内因,以社会、自然和建筑环境系统为外因构建了DROP(Disaster Resilience of Place)模型;Peacock[]等人构建了基于社区资本的CDRF(Community Disaster Resilience framework )韧性框架。虽然学者们研究的灾害类型和城市情况不尽相同,但是社会、经济和自然这三个韧性维度最为常见,几乎包含在所有研究中。与国外相比,中国有关城市韧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彭翀[]、崔鹏[]、吴晓林[]等学者对国内外城市韧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这些城市韧性理论框架基于韧性发生过程或特点指出了相关影响因素,为韧性测度奠定了理论基础。